每天,數以千計的貨車奔馳在江蘇自貿區蘇州片區內。通過轄區智慧物流服務平臺,運輸企業可以將自身的運力對外發布,主動“招攬”生意。而在吳淞江畔的蘇州園區港,一批批裝滿貨物的集裝箱正借力太倉港、上海港,通過蘇太快航(楊林塘航道)、中遠海運外貿集裝箱內河水水中轉(CCA)常態化航線等線路運往目的地……
沒有機場、借力起飛;沒有港口,“無中生有”。成立3年來,江蘇自貿區蘇州片區堅持將制度優勢化為發展優勢,在持續推動貿易便利化過程中,不斷完善對接長三角區域一線口岸的水陸空立體化物流體系。物流先行,蘇州自貿片區在水陸空“通江連?!钡奶剿髦?,跑出了滬蘇同城通關物流貿易一體化加速度。
取消上海貨代倉庫監管環節,“空運直通港”每單貨物時效縮短6小時
每周,通過蘇州自貿片區“空運直通港”業務進口貨物,已經成了三星電子(蘇州)半導體公司的“習慣”。作為第一家使用“空運直通港”進口貨物的企業,3年來,三星半導體深刻地體會到了這一業務模式的強大優勢?!啊者\直通港’突破性地省去了機場代理倉庫操作的環節,從機場理貨儲存到貨物運輸均由東航物流和蘇州自貿片區航港物流有限公司合力運作保障,大大縮短了貨物在國內段的操作時間,并提高了操作穩定性和安全性?!惫鞠嚓P負責人說。
“3年,372批次進口貨物,貨值1.96億元;國內段操作平均減少10個小時,冷藏貨貨損率為0,每年至少為公司減少約100萬元損耗”——這是蘇州自貿片區為三星半導體帶來的紅利,也是這片土地以全國首創性制度破解企業痛點的一個生動注解。
“‘空運直通港’,實際是對SZV‘虛擬空港’實體機場航空貨運功能的業務升級?!碧K州工業園區自貿區綜合協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02年,蘇州工業園區創新引入歐洲的這一理念,轄區企業貨物從上??者\進口,在落地后可以用海關監管車輛運至企業,貨物可在屬地辦理報關?!翱者\直通港”創新性地將上海機場貨站服務延伸至蘇州自貿片區,取消上海貨代監管倉庫作業環節,物流時效提升6小時以上,每單貨物實際節約物流成本15%至25%?!斑@不僅是物流成本的壓縮,更是提升滬蘇兩地通關貿易的一體化、便利化水平的重要一步?!痹撠撠熑苏f。
今年7月,“空運直通港”業務的運營方航港物流與上海機場集團下屬公司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貨運站有限公司(PACTL)以“貨站直提”模式將“空運直通港”推廣?!斑@標志著蘇州自貿片區全面開展與上海浦東機場兩大貨站東航物流與PACTL的聯動。今后,蘇州自貿片區企業航班從浦東機場任一貨站落地后,均能通過‘空運直通港’運往目的地?!焙礁畚锪飨嚓P負責人說,接下來,他們打算將服務半徑進一步擴大,惠及蘇州乃至長三角區域更多企業。
功能迭代不停步,蘇州園區港外貿集裝箱直通長三角一線港口
與其他運輸方式相比,水運運輸更經濟、更環保,有其獨特優勢,在現代化交通物流體系里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8月28日,一個普通的周日。萬里晴空下,一眼望去,蘇州園區港的堆場、碼頭與江邊的巨型吊機層層疊疊。以園區港為起運港的19個40尺集裝箱,在報關放行后裝上“興一航運002”號輪。隨著一聲悠揚的汽笛聲,貨船緩緩駛離碼頭,15小時后抵達上海外高橋。在接駁“OOCLCHARLESTON/東方查爾斯敦214W”母船后,這批貨物于19天后抵達目的港——巴基斯坦卡拉奇。
從園區港首發,在這里通關放行后水路運輸到上海、太倉等一線港口,接駁干線母船直達海外,這是園區、吳中區、吳江區等不少企業的水運物流新選擇?!斑@批貨無需在一線港口二次申報,只要在園區港對接一個窗口、一次委托、一次結算,真正實現了一單到底?!眻@區港碼頭運營中心負責人張云說?,F在,周邊企業可以就近在園區港通關、查驗、提箱、還箱。據測算,通過外貿集裝箱內河水水中轉(CCA)航線模式,每標箱比陸路模式節約綜合物流成本200至300元。此外,企業還可以提前將貨物集港到園區港,降低部分倉儲成本。
作為吳淞江沿線最大的內河集裝箱港口、蘇州自貿片區唯一的水路口岸,園區港于2018年12月開港。占地284.9畝,設有8個1000噸級碼頭泊位,園區港設計年吞吐量220萬噸/年,集裝箱25萬標箱/年。盡管規模不大,這兩年,園區卻在功能迭代的道路上一路奔跑:不僅增設海關水路監管場所,還主動對接長江第一港太倉港和上海港,以集裝箱內陸碼頭(ICT)、內河水水中轉(CCA)等業務形式打造蘇州連通長三角一線口岸的大交通、大物流、大通關體系。
“我們主要有3條集裝箱內外貿水運航線,分別是園區港至上海宜東碼頭集裝箱內貿‘水水中轉’支線航線、至上海外高橋港區集裝箱外貿‘陸改水’航線、至太倉港集裝箱外貿‘陸改水’航線?!睆堅普f。今年,面對疫情帶來的挑戰,園區港不僅加密現有駁船運力,以“陸改水”等方式保障運輸廊道的暢通,還開通了園區港-太倉港-洋山港“陸改水”航線,為外貿企業提供通暢有效的運輸服務。
集碼頭、堆場、駁運、訂艙、倉庫、辦公為一體,如今的園區港可提供集裝箱內外貿運輸、大宗商品內河水運、倉儲、物流配送等綜合物流服務,逐漸成長為港口型綜合物流園?!巴ńB?!钡谋憷?,讓園區港的吞吐量一路攀升;去年,共完成水運集裝箱吞吐量53770標箱,較上年增長29.6%。今年1月至8月,園區港吞吐量達44836標箱,同比增長36%。
以“ABC”技術搭建物流新基建,一個智慧平臺服務2.3萬家外資外貿企業
這段時間,蘇州得爾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忙著升級由其一手打造的蘇州自貿片區智慧物流服務平臺。在這個集物流政策、倉儲資源、合規信息查詢、物流方案定制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平臺背后,凝結著得爾達持續以人工智能、區塊鏈和云技術提升模塊功能的努力?!耙驗檫@三大技術的英文首字母分別是ABC,所以我們也把升級的過程叫作‘ABC物流新基建’,在保證系統越來越‘聰明’的基礎上,為用戶的信息安全上更多保險?!钡脿栠_創新發展部高級經理張曉峰說。
被國務院評為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最佳實踐案例”,智慧物流平臺的功能十分強大。登錄平臺,用手指點點就能看到各類新聞速遞、行業動態及政策解讀;按定位搜索附近,就能找到符合需要的倉儲載體;只需選擇起運地和目的地,就能一鍵匹配各類國際物流解決方案……張曉峰介紹,智慧物流平臺面向周邊有跨境貿易需求的3000家外企和20000家從事跨境貿易的民營企業,希望能將它們進出口環節的所有問題“一網打盡”。
“進出口業務涉及到很多細分的政策,所以起初我們上線了查政策、找資源、控風險、降成本四個功能,分別對應了政務輿情、設施樞紐、產業合規、物流價值四個模塊?!睆垥苑逭f。針對倉儲這一物流行業的核心環節,平臺采集了全國500多處、面積近900萬平方米的倉庫信息,包括場所地理區位、業主信息、倉庫概況、商務信息等16大類61分類,并將數據在平臺上公布??紤]到企業的跨境貿易需求,平臺還將觸角伸向海外,將與轄區重點企業有業務來往的海外倉信息也導入,打破了倉儲企業和物流企業信息不對稱的局面?!安樵冋呖梢砸阅车貫樽鴺?,查詢一定范圍內的倉庫分布和使用情況,方便就近選擇?!睆垥苑逭f。
以航空、船舶、鐵路、陸路四大運輸方式的一般價格為基準,平臺還綜合國內外區間運輸時間及散貨、整箱運輸成本,提供了多種物流方案。企業只要輸入始發地和目的地,就會自動跳出航空、船舶、鐵路、陸路等不同運輸方式的時間、費用、明細等信息,便于選擇最合適的運輸方式。
今春疫情期間,智慧物流平臺上線了“貨車碼上有”模塊,接入本地現有貨運車輛信息,鏈接轄區近400家規模以上企業,幫助有貨運需求的企業“一鍵找車”,讓運輸企業“一鍵找貨”。當前,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平臺也計劃將這一模塊從疫情保暢“優選項”變為運輸方式“常選項”,進一步服務供需雙方。
“未來,我們還想增加‘空運直通港’‘園區班列’等新業務的網上訂艙功能,進一步完善物流產業鏈,推動蘇州自貿片區走向數智物流?!睆垥苑逭f。
蘇報駐園區首席記者 董捷
《蘇州日報》2022年10月05日A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