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州工業園區蘇州中心西廣場,一個半圓形白色建筑很是醒目,走進其中,不大的空間內,飲水機、應急電話、雨具、充電寶、醫療包等物資整齊擺放。這里是園區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打造的“外賣騎手加油站”。臨近中午,剛送完一單外賣的配送員陳虎來到這里,一邊給手機充電,一邊休息,“遇到惡劣天氣,以前只能東躲西藏,現在有了‘加油站’,我們這些外賣員有了遮風擋雨、駐足休息的場所,這里就像我們第二個‘家’?!标惢⒄f。
非凡園區,紅色十年。黨的十八大以來,蘇州工業園區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始終圍繞“園區建設到哪里,黨的工作就開展到哪里”“中心聚焦到哪里,黨組織作用就發揮到哪里”“群眾需求在哪里,黨的服務就延伸到哪里”的“三個哪里”黨建工作思路,將黨建工作融入開發最前沿、融合創新最大化、融匯資源最極限,推動黨建與發展深度融合。蘇州工業園區被列為中組部黨建工作聯系點;三星電子(蘇州)半導體有限公司黨委成為全國外企黨建標桿示范,集團黨委書記李成春被評為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并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蘇州系統醫學研究所馬瑜婷當選為黨的二十大代表;國際大廈黨委被中組部樹立為樓宇黨建先進典型;原湖西社區黨委獲評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系列成就,彰顯了園區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顯著成效,為加快建設“一流的產業新區、一流的開放名區、一流的創新園區、一流的中心城區”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創新工作機制
將組織力轉化為引領力
創新工作機制是推進黨建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的內在需求和根本保障。蘇州工業園區緊扣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系統謀劃全區基層黨建工作布局,深入實施黨建引領工程,有效提高園區基層黨建整體質量和水平,形成整體規劃、區域統籌、多方聯動、領域融合的現代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
十年來,園區黨工委組織引導全區黨組織將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黨建工作不斷煥發新的活力——
以“分類晉級”推動基層組織全面進步。不久前,園區2022年基層黨組織爭星晉位集中答辯活動圓滿結束,來自19個直屬黨(工)委的1730家基層黨組織參與申報,260余家黨組織同臺比拼,談黨建經驗,講品牌建設,賽實效亮點,全面激活基層黨組織干事創業、實干擔當的內生動力,全力營造“奮勇爭先、比學趕超”的工作氛圍。
這是園區在全省率先探索基層黨組織分類晉級管理模式的生動實踐。自2019年以來,園區已啟動四輪基層黨組織星級評定工作。根據不同領域和行業單位實際情況,園區將分類晉級管理的對象分為機關(事業)、國企、街道社區、兩新組織四大類,由低到高依次設置三星、四星、五星、標兵四個等級,按照“一支部一特色”思路,對各類黨組織實現“梯次培育”。園區還借力信息化,打造智慧黨建“星”平臺,將分類晉級管理中的制度指標體系、評價規則體系和日常管理功能嵌入系統,實現申報工作全流程、星級評定智能化。截至9月,園區智慧黨建“星”平臺上的黨組織已達2400余個。
以“書記項目”帶動基層黨建提質增效。以“書記項目”為抓手,園區建立“區級—直屬黨(工)委”“1+19”書記項目分級長效工作機制,由園區黨工委帶頭領辦,19個直屬黨(工)委精心組織、有序推進,切實將“書記項目”工作融入中心、聚焦主業。今年,園區黨工委以“樓宇黨建”為書記項目,發布《環金雞湖樓宇黨建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推動37幢樓宇加入環金雞湖樓宇黨建共同體,創新“一長八員”先鋒樓長服務機制,成立億元樓孵化聯盟,打造“金雞湖樓宇會客廳”,形成了環金雞湖樓宇黨建品牌。在樓宇黨建引領下,樓宇經濟蓬勃發展。
除了園區黨工委帶頭領辦的“書記項目”外,各直屬黨(工)委19個“書記項目”也是既立足當下,又著眼長遠;既關注產業發展,又兼顧社會民生。蘇相合作區黨工委以“蘇相先鋒行——賦能飛地經濟,打造產業集群”為書記項目,堅持黨建引領、同向發力,培育高水平創新主體,助力高水平產業發展;金雞湖街道黨工委以“金楫啟航先鋒賦能——以黨建引領擦亮社區善治‘金名片’”為書記項目,聚焦解決物業管理、停車難、商業街整治等靶點問題……這些項目執行主體覆蓋2200多個行動支部,聚力解決基層突出問題和開展中心工作,以黨建“小項目”推動發展“大提質”。
以“四帶機制”構建組團式黨建格局。蘇州工業園區打通各領域黨建壁壘,暢通鏈接通道,實現資源共享。推進“機關帶行業”,以司法局、財政審計局等機關單位帶動律師、專業中介等行業黨建提優,形成“經緯交織、一體推進”“機關帶行業”工作格局。推進“黨建帶群建”,探索建立黨群工作聯動運作機制,推動組織聯建、隊伍聯育、項目聯辦、品牌聯創、成效聯考,共同打造具有省級影響力的先進典型和示范陣地。推進“國企帶兩新”,建立“結對幫帶、定期走訪、跟蹤問需、互動發展”機制,形成國企、兩新在黨建合作、項目合作上共贏雙贏的新局面。推進“樓宇帶商圈”,全面梳理環金雞湖樓宇商圈黨建資源,發布樓宇商圈黨建地圖,深化樓宇商圈黨建服務功能,采取“輪值任崗”“黨群服務日”等形式,推進商圈與樓宇同頻共振。
聚焦業務重點
讓黨建與發展同頻共振
一流高科技園區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黨建的引領和保障。黨建與發展之間的“夾角”越小、契合度越高,互促力就越強,就越能實現同頻共振、同向而行。十年來,蘇州工業園區深諳此中之道,始終以高質量黨建助力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深秋清晨,晨曦微露。吳淞江畔,蘇州園區港集裝箱碼頭,悠揚的汽笛聲回響,一艘艘滿載著集裝箱的貨輪依次駛離,10個小時后將抵達太倉港。自2018年12月開港運營以來,園區港已逐漸發展成為蘇州工業園區企業產品輸出和原料輸入的重要渠道之一。作為港口型綜合物流園,園區港集碼頭、堆場、駁運、訂艙、倉庫、辦公為一體,可提供集裝箱內外貿運輸、大宗商品內河水運、倉儲等綜合物流服務。今年以來,園區港作為園區唯一集裝箱水運碼頭,主動承擔落實平臺主體責任,推出“陸改水”等服務,減輕疫情對企業造成的影響。
如何在已有基礎上實現港口建設更高質量發展?園區高貿區的做法是:緊抓“長三角一體化”建設機遇,深化“政關企”黨建互聯模式。具體來看,2020年,高貿區黨工委牽頭,聯合高貿區機關、園區港、海關等單位共同成立海關監管工作小組,推進物流貿易便利化;今年,高貿區黨工委打造完善“蘇州園區港、空運直通港”兩大通關物流載體,建設東航上海貨站與園區貨站一體運行的“長三角數字異地貨站”,推動實現兩地物流信息系統全方位對接,全面構建蘇州與上海之間水陸空聯動的立體化物流體系。園區先行探索,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通過以黨組織牽頭各地間項目和資源對接,凝聚自貿黨建強大合力,共創區域協同發展大格局。
隨著企業集聚成群、產業延伸成鏈的快速發展,產業鏈黨建成為經濟領域黨建的新命題、新探索。蘇州工業園區以黨建引領區域產業集群發展再攀新高為目標,全面推動“黨建鏈”與“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同步延伸,緊扣生物醫藥、納米技術、人工智能三大產業創新集群,成立5大集群黨建聯盟,組建6大科技攻關行動支部,將黨組織建到產業集群發展的關鍵環節,激活產業集群發展活力。與此同時,充分發揮人才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資源攻堅優勢,做細做實人才黨建工作,與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建“科創人才黨群服務中心”,輻射周邊各級黨組織、高校、科研院所及人才企業數千家,常態化為人才企業提供項目路演、技術對接、政策解讀等百項服務,為人才企業搭建開放包容的創新創業平臺,切實增強對人才的吸引力和集聚力,以黨建新實踐和服務新成效帶動產業創新集群新發展。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生產力。蘇州工業園區深入實施“黨建惠企·益企園夢”專項行動,推動各級機關、事業單位、國企等涉企單位黨組織針對性地實施惠企舉措,不斷優化辦事流程、提高服務水平,以黨建溫度助燃發展熱度。以蘇州工業園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黨總支為例,聚焦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難點、痛點、堵點,企服中心黨總支成立園區企業服務黨建聯盟,吸納了與園區產業密切相關的財稅、法律、金融、知識產權等近40家相關服務機構和行業協會黨組織,圍繞企業和機構的共同需求,做大做強企業發展的“資源池”,跑出解決問題的“加速度”。
深耕園區已有十年的蘇州依斯倍環保裝備科技有限公司是受惠企業之一。這家中荷合資企業是致力于工業廢水、廢氣處理的一站式服務商。談及這些年企服中心黨總支對企業的幫助,創始人常英豎起大拇指,“企業自2014年起獲得園區政策性金融產品支持,初期便得到200萬元蘇科貸支持,我們還先后獲得科技貸、園科貸、苗圃貸債權融資支持,及時的資金支持,讓企業的發展沒有后顧之憂?!?/p>
在蘇州工業園區,黨建引領護航經濟發展的作用愈發凸顯。今年,蘇州工業園區在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中保持“六連冠”,上半年,園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607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2.2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3016.7億元,各項指標加速修復、回穩向好。
服務百姓民生
賦能社會治理現代化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神經末梢”,統籌推進鄉鎮(街道)和城鄉社區治理,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工程。超前規劃和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帶來了蘇州工業園區居民多元化的訴求,這些訴求成為當下社會發展中亟待解決的課題。從2018年起,蘇州工業園區便將“管家”理念引入基層黨建工作,推出“紅色管家”工作方法,形成“有困難找身邊黨組織”的良好氛圍。
一張簡易的折疊凳,一輛滿載配件的小推車,一臺腳踩式縫紉機,在日興花園廣場上,園區婁葑街道涇園北社區黨委開展“紅管公益日——百場服務進社區”便民活動,為居民們提供免費修傘、縫補等服務?;顒舆€未開始,居民們就在攤位前排起了長隊。隊伍中,居民李保強拿著把深藍色雨傘,等待修補?!坝陚憷锩鏀嗔藗€傘架,扔掉有點可惜,正好社區開展這樣的便民服務,真是太方便我們老百姓啦!”李保強滿懷喜悅地說。
在蘇州工業園區,越來越多的居民感受著“家門口”的便捷服務。組建網格黨組織1700余個,形成“區—街道—社區黨組織—黨員中心戶(樓棟長)—黨員群眾”的組織體系架構;開發“紅色管家”綜合服務管理平臺,收集居民訴求9000余件,辦結率99.5%以上;立體式、全覆蓋的黨群服務中心體系基本建成,“15分鐘服務圈”初步形成……“紅色管家”項目實施以來,園區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切實推進黨建工作與社區治理、城市管理等重點工作同頻共振,發揮黨組織在資源集聚、鏈接、下沉等方面的積極作用。2019年,“紅色管家”入選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為全國開發區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積累有益經驗。
不僅把便捷送進社區里,還要把關懷送進行業內。當前,以平臺經濟為代表的新業態蓬勃興起,一大批外賣快遞配送員等新就業群體方興未艾,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針對這一群體的黨建工作,蘇州工業園區以省級試點為契機,建立“有專業黨委牽頭、有專門機構指導、有專職人員負責、有專項經費保障”的外賣行業黨建“四?!惫ぷ鳈C制,并上線“星”騎士信息化平臺,賦予外賣騎手黨群服務守護員、社區治理信息員、城市管理質檢員等“新五員身份”,將外賣騎手納入基層治理網格。同時,依托商圈樓宇、社區小區、平臺網點,園區打造外賣騎手加油站、紅蜂暖新站等開放式黨群服務陣地190個,將新就業群體納入“15分鐘黨建服務圈”。
細數十年間的為民服務工作,蘇州工業園區始終以黨建為引領,以百姓需求為導向,一系列舉措惠民生、紓民困、解民憂,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解決好關系百姓切身利益的問題,不斷提升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8月底發布的《蘇州工業園區深化提升“五聚焦五落實”實施方案》中,園區明確,將深耕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根系工程”,建立完善城市基層黨建治理體系,橫向搭建基層黨組織領導下的群團組織、社會組織和黨員群眾的共建平臺,縱向打通居民、社區、街道的聯系溝通渠道,實現區域統籌、條塊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享。不斷深化基層治理“紅管先鋒”行動,推進物業服務企業黨建全覆蓋,加強紅色業委會建設,落實常態化召開紅管議事會制度,在“微活動”“微實事”“微心愿”“微積分”上持續發力,營造“面向所有人、為了所有人”的蘇式生活和“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良好社區治理氛圍。方案的實施為城市基層治理工作勾畫出嶄新的發展藍本,明確了前進方向。
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在新的發展征程上,蘇州工業園區將把黨的建設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全領域,以高質量黨建促發展、強治理、惠民生,走出一條符合時代特征和園區特色的黨建新路徑,為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注入澎湃動能??梢灶A見,一個在黨建引領下城市更加蓬勃發展、社區更加安定有序、百姓生活更加祥和的美好圖景,正在緩緩呈現。
本版撰稿 王俊杰 本版供圖蘇州工業園區工委組織部
《新華日報》2022年10月12日第63版